環(huán)球要聞:法國的去美元化運動 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
2023-04-13 06:50:06    證券時報網(wǎng)

近期,因為法國總統(tǒng)馬克龍的到訪,在中國又帶火了一位法國的傳奇人物——戴高樂將軍。而近期國際財經(jīng)的焦點話題,無疑當屬“去美元化”了。有趣的是,歷史上的“去美元化”運動,恰好是戴高樂發(fā)起。

二戰(zhàn)中,英國國力遭到嚴重削弱,傳統(tǒng)的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難以為繼。1944年夏,包括中國在內(nèi)的44國代表,于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,簽訂了一系列協(xié)議,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新國際貨幣體系。這就是人們常提及的布雷頓森林體系。該體系的核心內(nèi)容包括:1.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,就國際貨幣事務進行磋商,為成員國的短期國際收支逆差提供融資支持;2.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,每盎司黃金等于35美元,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,以此形成可調(diào)整的固定匯率制度;3.協(xié)議同時取消經(jīng)常賬戶交易的外匯管制等。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但該制度自其誕生之日起,就飽受強調(diào)戰(zhàn)略自主的法國人詬病。1946年,戴高樂就尖銳地指出,這種制度賦予了美元特權,美元作為特權貨幣,把世界貿(mào)易變成了美國的倉庫。戴高樂說,“美國出現(xiàn)貿(mào)易赤字,不用像其他國家那樣為外匯儲備減少而苦惱,只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無償?shù)叵蚱渌麌覔Q取商品和勞務?!?/p>

這種批評質(zhì)疑,終于于1958年演變?yōu)橐粓鰧γ涝膾伿?,并席卷歐洲。此時,美元拋售狂潮在歐洲沖向極致。倫敦黃金價漲到41.5美元/盎司,意味著美元貶值超過20%。這一年,在歐洲平均投資回報率16%、高出美國一倍的吸引下,470億美元的美國資本流向歐洲,1957年這個數(shù)字只有250億美元;這一年,美國黃金儲備加速下降,1950年其總值400多億美元,此時還剩不足200億美元;也正是這一年,美國財政赤字超過200億美元,歷史上第一次超出黃金儲備總值;還是這一年,美國工業(yè)產(chǎn)值下降14%、出口萎縮,加之資本的大量外溢,美國國際收支出現(xiàn)20億美元逆差。

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后,出現(xiàn)的第一次美元危機。這場危機深深地刺激著美國耶魯大學的羅伯特·特里芬教授。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后,他一直在研究,試圖建立一個能維系世界經(jīng)濟長治久安的健康貨幣體系。1960年,第一次美元危機爆發(fā),特里芬順勢出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,這就是經(jīng)濟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部專著——《黃金與美元危機》。該書從理論上闡述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設計缺陷,并指出了美元致命要害。

由于美元與黃金掛鉤,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,這時美元便成了國際唯一計價與結算貨幣。但問題也來了,各國為了發(fā)展國際貿(mào)易,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,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淀,對美國來說就會發(fā)生長期貿(mào)易逆差;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核心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(wěn)定與堅挺,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(mào)易順差國。這就構成了一個悖論:1.美國長期貿(mào)易逆差,美元貶值實屬必然,那么其他國家還愿不斷增持美元?2.當美元即將貶值時,他國勢必以美元儲備,大量兌換黃金,此時美國的黃金儲備,能維系多久?這個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下的無解之題,就是經(jīng)濟學里有名的特里芬困境。

雖然特里芬致力于改變這一“困境”,但在美國卻鮮有人把它當回事。林登·約翰遜總統(tǒng)更是直接無視問題,他用一種卸責的解釋,為美國大量印鈔辯護:“世界黃金產(chǎn)量根本不足以支持全球貨幣體系,而用美元作為儲備貨幣,這實際是為全球貿(mào)易提供至關重要的流動性。”此言一出歐洲嘩然,因為他們心知肚明,美國大量印鈔,不過是為自己支付巨額軍費開支。那時美國正深陷越戰(zhàn)泥淖,到1967年底時,美國政府已在越南戰(zhàn)場花掉了2000多億美元。

率先站出來發(fā)難的,正是法國總統(tǒng)戴高樂。1965年,這位傳奇將軍批評美國:“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(chuàng)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。它用一文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?!被蚴鞘芴乩锓依碚摰挠绊?,1967年,他責令法國央行,將法國所持的美元全部兌換成黃金。為此,他甚至揚言,將親駕軍艦到美國去運回本該屬于法國的黃金。法國的行為引起歐洲許多國家的仿效。一時間,黃金炙手可熱。

受此沖擊,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內(nèi)在缺陷徹底暴露出來,這些缺陷主要表現(xiàn)為: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和國際清償力的矛盾、儲備貨幣發(fā)行國與非儲備貨幣發(fā)行國之間政策協(xié)調(diào)的不對稱性、以及固定匯率制下內(nèi)外部目標之間的兩難選擇等。戴高樂發(fā)起的這場金融戰(zhàn)爭,讓美國焦頭爛額。以1971年的《史密森協(xié)定》為標志,美元對黃金貶值,同時美國拒絕向外國央行兌付黃金,布雷頓森林協(xié)議名存實亡。1973年2月,美元進一步貶值,各主要貨幣在投機力量沖擊下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,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。

當然,法國也并沒能在這場去美元化運動中獲益,原因是戴高樂們雖然看到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弊端,卻未能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。1967年1月,戴高樂為顯示執(zhí)政的經(jīng)濟成就,慨然宣布,從即日起法國法郎與黃金按固定價格自由兌換。此舉當然是要把國際貨幣權,由美國手中奪至法國。但它并沒能走出特里芬困境。結果是,消息一出,英美媒體大肆吹捧法國法郎如何堅挺,黃金存底如何充足。而在熱捧之中,各國金融投機客蜂擁法國,他們從世界各地調(diào)來一切可換法國法郎的貨幣,讓法國金融市場變得異常火熱。

此時的戴高樂,還沒意識到危機已然來臨,反倒對市場熱浪大加贊賞,并視之為自己執(zhí)政的最高獎賞??珊镁安婚L,1968年“五月風暴”開始了。動蕩引發(fā)外國資本恐慌,紛紛以法郎換購黃金并運往境外。到1968年底,法國失去了30%的黃金儲備。去美元化的法國,卻承擔了美國貨幣危機的所有。

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盤,但沒有任何一個方案(包括特里芬的世界元方案),能夠為各方接受,動蕩了幾年,1976年新的國際貨幣體系——牙買加體系才得以確立。這個體系下,表面上美元地位降格了,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國際唯一計價與結算貨幣,淪為與英鎊、德國馬克、法國法郎和日元為伍的貨幣。但事實上卻是美元的一次大解放——布雷頓森林體系下,美元被黃金儲備套得死死的。在牙買加體系下,它完全不受約束。美聯(lián)儲開始完全按照國內(nèi)債務量來印刷美元。這就是最吊詭之處:美元的好日子,其實是1960年—1970年的去美元化后才到來的。當然,牙買加體系也沒能解決美國的特里芬困境——在牙買加體系里,美元仍是國際核心貨幣。各國為發(fā)展國際貿(mào)易,還是主要以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,這樣就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淀,美國國際收支便陷入長期逆差狀態(tài)。而這正是近年來,特朗普們所操縱的議題。

(作者系廣州經(jīng)濟學者)

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。

(文章來源:證券時報網(wǎng))
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