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一、題文
10伐檀坎坎伐檀①兮,置之河之干②兮,河水清且漣猗。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廛兮? 不狩不獵,胡瞻爾庭有縣③貆④兮? 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! 坎坎伐輻兮,置之河之側(cè)兮,河水清且直猗。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億兮? 不狩不獵,胡瞻爾庭有縣特⑤兮? 彼君子兮,不素食兮! 坎坎伐輪兮,置之河之漘⑥兮,河水清且淪猗。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囷兮? 不狩不獵,胡瞻爾庭有縣鶉兮? 彼君子兮,不素飧兮!【注】①檀:檀樹。②干:岸。③縣:通“懸”,懸掛。④貆(huán):獸名,狗獾子。皮可制裘。⑤特:三歲的獸,泛指大獸。⑥漘(chún):水邊。10.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( )A.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 B.士之耽兮,猶可說也C.于嗟鳩兮,無食桑葚D.不狩不獵,胡瞻爾庭有縣貆兮11.下列對詩中詞句的解說沒有錯誤的一項是( )A.“置之河之干兮”:第一個“之”,助詞,相當于“的”;第二個“之”,代詞,指“檀”,“之”后面省略了介詞“于”。全句的意思是:把砍倒的檀樹放在河的岸邊。B.“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”的大意為:那些大人先生們啊,可不要白吃閑飯??!這是諷刺不勞而獲的剝削階級的話。C.“河水清且漣猗”中的“且”是“而且、并且”之意,“漣”是水面被風吹起的波紋,此處形容水波平靜。D.“胡取禾三百廛兮”中的“胡”是疑問代詞,意為“哪里”。 12.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恰當?shù)囊豁検牵?)(3分)A.每章開頭兩句即景抒情,因景起興,以又重又累的勞動情景引出對剝削者的斥責。B.每章的最后兩句是反語,對地主和貴族坐享其成予以極大的嘲諷,對自己不幸的處境進行反思,有極強的反抗精神。C.每章的第三句也是興,河水清,可以讓我們聯(lián)想到社會渾濁,河水自在(平且泛起微波),勞動者卻不自由,以水波引出伐木者心潮難平。D.每章第四、五句和第六、七句構(gòu)成兩組反問,并且與上面寫的勞動艱辛形成強烈對比,揭示出階級嚴重對立的社會現(xiàn)實。
二、解答
10答案:A 解析:B項,“說”通“脫”. C項中“于”通“吁”。 D項中“縣”通“懸”.10.答案:B 解析:A.兩個“之”字的意思和用法說反了。 C.此處形容水波平靜?!捌届o”應(yīng)改為“動蕩”。 D.“胡”是疑問代詞,意為“為什么”。11.答案:B 解析:B.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作品反映的是春秋時期的社會生活,當時還處在奴隸社會,統(tǒng)治階級為奴隸主,還沒有地主階級?!胺此肌钡恼f法不準確。13.答案:B 解析:A.“至于”古為“到了”之意。今為“表示對事物進行補充說明,或另提一事?!盋.“從容”古為“不慌不忙,悠閑舒緩”,今為“指人處事不慌張,很鎮(zhèn)定;舒緩悠閑的樣子;充裕、不緊迫?!盌.“顏色”古為“臉色”,今指色彩。14.答案:A 解析:A兩個“見”均表被動。B.前一個“之”是定語后置的標志,后一個“之”可理解為助詞“的”。C.前一個“而”表順承,后一個“而”表并列。均為連詞。D.前一個“為”語氣詞,用于句尾表反問語氣。后一個“為”表被動。15.答案:D本文到此結(jié)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關(guān)鍵詞: